|
|
观点:互联网医疗的管理内涵 |
2018/8/24 14:06:51 |
2014年在大连的CHIMA大会上,第一次接触“互联网医疗”这个概念。会场内几家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展台前人头攒动,大家争先恐后的登记着,希望能成为公司免费推广的客户。毕竟医院信息科人都是务实的人,希望借助免费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解决医院挂号难的通病,进而凸显信息化在医院的作用。
一晃四年过去了,这场由互联网公司发起的“互联网医疗”运动据说钱已经烧了2000多亿元了,可是效果并没有达到当年的预期。“颠覆医疗”也被吹散在风里,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医疗”的项目却已不再是投资界的宠儿了。最初那些年只要做个APP,完成个挂号功能,就能融到几百万、上千万资金的疯狂,早已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余韵》未了”
时过境迁,从事互联网医疗的公司已经没有多少存活下来,但是“互联网医疗”作为一项技术,已经从投资人的餐桌走进了政府的各类规划、指南中。无论是出台的建设指导意见还是各省市开始建设的智慧医院项目,“互联网+医疗”都是必备内容,成为了政府及医院推进医疗服务改革的重要举措。一面是投资界的寒冬、一面是医院信息化的新宠。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从几年的实践和思考中,有一些体会。
加强患者体验,倒逼医疗服务改革
一、从加强患者体验去倒逼医疗服务改革,以提升医疗供给侧服务能力。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纲领性文件,十九大报告已经为医疗服务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也是我们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方向。当今社会已经被培养出来的无现金支付习惯,医疗作为服务业亦不能免俗,必须符合大众消费观。这个改革不仅是观念理念上的,而且还是管理方法的,更是文化上的认同,从管理者到医务人员都必须适应。全国医疗机构有3万多家,“互联网医疗”最初发展从沿海大城市的试点尝试到中西部的大面积使用,呈现出多波次升级迭代的过程,本身也越来越成熟,与医疗的融合也越来越深入。其发挥的提升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已经被行业管理部门所认可,值得大力推广。当然也是在加强管理,规避风险的前提下规范使用。
规范医疗资源管理,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二、互联网医疗服务可以起到规范资源管理的作用,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应用主要在挂号、缴费、看报告;再就是轻问诊、全流程支付,慢病管理,远程会诊;更进一步会带来保险支付、处方流转等等。从不同医疗机构使用效果来看,有的好,有的差,究其原因就是医疗机构对相关资源管理是否规范。挂号缴费要实现就要有规范的排班、明确而统一的收费目录、完善的电子申请单、以及标准的退费流程等内部管理流程化支撑;这里涉及的资源有号源、医生资源、护理资源、医疗设备资源、床位资源等。包括资源统一化管理、资源信息化管理、以及管理制度的建立。但凡那个环节没有做好,可能就出现患者网上挂号后,到医院发现医生没有出诊(对出诊时间管理不够引起);需要手机缴费发现手机缴费与窗口不一致,或者是无法对纸质申请单进行缴费(电子申请单不完善);根据提醒到诊室就诊,到检查室做检查发现还没有轮到自己。(检查排队、就诊排队没有做好)资源管理和有效利用是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也是医疗改革需要建立和完善的。
加强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
三、做好互联网医疗服务,还需要加强医院风险管控能力。互联网医疗的创新服务已经从单纯的挂号缴费衍延伸到了医疗行业的方方面面,有利用医联体模式进行设备租赁的;有做物流配送的;也有滴滴护士上门服务的,林林总总。和其他很多行业相比,医院并不擅长风险管控,尤其是在大量的二级及以下医院甚至没有风险管控能力。所以才会出现“远程视界案件”(具体情况可百度),波及国内几百上千家医院。
从目前报道,它靠的是一种所谓医联体O2O商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远程视界与医院和融资租赁公司签订了三方合同,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出资方,资金到达远程视界的账户上,再由远程视界去购买设备,发货给医院,在这一模式下,医院需要承担的租金则全部由远程视界担保垫付。医院不用掏一分钱,只要提供场地,五年后就坐拥昂贵的设备和成熟的科室。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由远程视界所购买的设备价格往往大幅度高于市场价格。根据协议,远程视界还负责去收集患者,甚至报销医保之外的治疗费用。公司只要求,事成之后跟医院分成新增的收入。
如此美事,让我们的大量二级医院趋之若鹜,无论是互联网医疗还是智慧医疗,医疗成为投资的新热点,而我们医院依然是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思维。缺乏风控思维和风控机制,加之院长们常常为医学专家。远程视界案例确实给我们敲响了医疗合作的风险警钟。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医疗市场的拓展更需要医院扎实练好内功,做好医疗服务来进行。尤其在“互联网医疗”上医院更应该三思而后行,切勿跟风,做好项目评估,实行准入机制,实行风险管控,做好服务管理,明确哪些服务可以做,哪些服务不能做,出现状况该如何进行应急处理,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远程视界”的案例。
提供互联网医疗同时应注重资金安全
四、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同时更需要重点关注资金安全。2017年11月至12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工作的通知》(银办发〔2017〕217号,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2017年11月13日)、《关于规范支付创新业务通知》(银发〔2017〕281号,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2月12日)、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中国人民银行,2017年12月25日)等规范性条例,以下分别简称“217号文”“281号文”“296号文”,再次重申了对支付创新进行规范管理的一贯态度,尤其217号文重点提出对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进行整治,包括规定无证机构不能触碰资金(资金“二清”),不能处理交易信息(信息“二清”)。
人民银行之所以加强对二清的管理,就是随着移动支付的深入应用,当然也包括互联网医疗应用。一些医院每天通过手机支付的金额已经有几百万元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天有几百万的国有资金在别人账户上,一旦公司出现问题,资金的追讨将非常麻烦。平台型互联网医疗公司面向全国医疗机构开展业务,一旦公司出现问题,必将引发全国性的金融案件。因此人民银行多次发文进行规范就是为了控制相关风险。
目前很多医疗机构依然采用的T+N结算模式,即患者缴的费用先到公司账户,再根据约定打到医院账户。这种模式就是典型的二清模式,已经被金融管理部门判定违规,医院应抓紧整改,避免出现资金安全风险。可以委托医院开户银行建立银行内部账户体系,资金直接是患者与医院交易,不走各种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而规避此类金融风险。
网络安全管理是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基石
五、互联网医疗服务中,网络安全管理必须先行。传统的医院信息网络是封闭式建设,随着“互联网医疗”的应用,网络从封闭变为开放。网络安全管理的压力和度也就更高了。从今年的勒索病毒在医院肆虐也警示我们应加大医院信息安全投入。(关于勒索病毒的相关文章可以点击阅读)再者互联网医疗往往与第三方合作开展,我们还需要关注医疗数据安全,近期也有某上市公司恶意采集全国96家核心互联网企业的数据,瑞智华胜利用技术手段,把非法收集的大量公民信息存储在境外服务器,也有危害国家安全的风险。主犯已经潜逃国外,成功套现,留给合作伙伴是一屁股麻烦;还有医院为了便于管理,将数据上云,将应用上云,其实任何一项技术都是人发明的,都是人在应用,必然也会出故障,无论阿里还是腾讯近年都发生过云宕机和数据丢失案例。因此我们在进行云化应用时,还需要做好本地备份和应急预案管理。
“互联网医疗”服务,推动医疗质量和管理提升
六、“互联网医疗”服务会推动医疗质量和医疗管理的提升。当患者可以从手机查询报告、病历、费用明细时,就意味着医疗质量和管理又多了一个监督者。有了患者的参与,医疗质量的闭环管理才更有意义;同样,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医院在互联网上提供的全时空服务,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也把医疗服务的环节管理从院内延伸到了院外,更需要管理者及时调整管理措施去应对出现的突发状况,避免出现医院与合作伙伴之间,医院部门之间的踢皮球现象,影响患者治疗;利用互联网企业成熟的分析模型,实现与微信、芝麻信用的协同,医院也可以建立患者分析模型,利用历次就诊记录对患者进行就医行为的画像,构建就医信用评价体系,让医患能更信任的沟通,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
上一页:【调查结果】关于医院信息化的领导与职工们 下一页:国家卫健委首次批复7个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提升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 |